教育部: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 具体什么情况
近期,一些地方“预制菜进校园”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近日,相关媒体就“预制菜进校园”采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。经研究,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、认证体系、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,对“预制菜进校园”应持十分审慎态度,不宜推广进校园。
教育部: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
据这位负责人介绍,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事关学生健康成长,教育部长期以来会同相关部门,切实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,先后制定实施了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》《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》等制度规定,不断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。
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,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、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;从供餐单位订餐的,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,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。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、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,当餐加工,确保食品安全。
这位负责人指出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,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,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。经研究,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、认证体系、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,对“预制菜进校园”应持十分审慎态度,不宜推广进校园。
预制菜的坏处有哪些
1、人体吸收营养减少:
预制菜都是提前做熟,密封包装后冷藏或冷冻保存。食用预制菜前需要重新加热,这样会导致其中的营养成分减少,比如维生素等,因此,常吃预制菜会导致人体所吸收的营养减少;
2、加重肝肾负担:
预制菜需要储备时间较长,且为半熟制品或熟制品,容易变质,因此往往需要添加大量调料和防腐剂,经常食用容易加重肝肾负担,可能会损伤肝肾功能;
3、增加患癌的风险:
蔬菜久放后,其中无机盐逐渐转化为具有致癌效果的亚硝酸盐,预制菜保质期长,在被食用前可能存放了很久,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要远高于新鲜蔬菜,经常食用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。
了解 【中考】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