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大考研没出路的专业 如何正确选择考研专业
很多大学专业中即使你选择考研可能也没有太大出路,那么具体有哪十大专业考研也没有出路呢?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考研专业呢?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!
哪十大专业考研也没有出路
1、市场营销:
这个专业对于大部分的考研生来说,只要你不挑考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。那么为什么说它是考研最没有用的十大专业之一呢?
分析:全国的工作岗位需求量大,流动量也是特别大的。当然竞争很是激烈,想在这方面立于不败之地压力着实重。虽然对于自身和门槛要求没有其他考研专业那么高,但是考研生与普通本科毕业生想比占不了什么优势。
2、新闻类专业:
这个专业在国内可以说是有名而无实的考研专业,在内容构造上也让人难以理解,找工作也是,大多数本科生只能去挤公务员的独木桥,所以说考研可能也并没有太大帮助。所以说新闻类专业对于考研的学生需要好好考虑。
3、化学工程:
这个专业在薪酬上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,虽然化学工程就业问题基本上不用担心,各个领域的工作岗位欠缺也很大。但是考虑到工作环境差,薪资待遇低,在专业中也是出了名头的。
4、法学:
这个专业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吧!被文科生誉为最累人的十大专业之一,考研生都害怕,考研生准备考法学更多的是与书打交道。很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都难,不分高校、不分级别、不分教学质量,所有高校都一哄而上地开设法学专业。攻读法学的人多了,法学的门槛低了,相应地,“法学”也就不值钱了。
5、数学与应用数学:
很多人都认为应用数学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专业,可是你知道吗?数学专业非常消耗脑力,也很考验你学数学的能力,如果没有那个实力就不要报考这个专业。并且数学专业考研一般以后都是深入研究或者当老师的比较多,就业算不上很吃香,报考一定要注意了。
6、电子商务:
这个专业绝对是目前很热门的专业了,对于考研来说也是很热门的。但是这个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,师资力量良莠不齐,教学方面也是理论多于实践,所以说也并不是很好的选择。这个专业对考研生来说优势不是很大。
7、历史专业:
历史领域的专业,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专业被授予“持之以恒冷门奖”,专业学习内容枯燥不说,就业也很成问题。考古类的还勉强可以,其他方向的就只有去做科研和当老师了。所以请各位考研生甚之又甚,除非抱着必考的心。
8、公共管理专业:
就国内高校大部分都会开设这个考研专业,可以说,这个专业在发达的国家还是挺抢手的,但是就全国现在的情况来看,国内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乐观,很多考研专家也建议最好不要涉及到这个专业。
9、环境工程:
有的人呢可能会说,现如今国家不是大力提倡环保吗?为什么环境工程专业还是没出路的考研专业?但是这些问题你都了解吗?工业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,所以环境保护的工作也不是特别到位,远远没有一些发达国家的规模。所以环境保护专业的毕业生及时是考研了,工资和待遇也不会很理想。
10、生物工程:
对于生物工程,小彭就不得不吐槽了,重点大学甚至很多名牌大学本科生念到博士都没出路,除非是海龟,还能教书。哈哈,就是说它的就业不是很好。但是每年有众多高分考生满怀希望进去,但实在是浪费啊。就目前的科技,国内没有像样的生物公司,所以工作非常非常难找。所以这个专业就最好别报考了。
考研怎么选择专业
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面对考研这第二次重新选择的机会,我们一定不要白白浪费掉,一定要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。如果不喜欢,即使考取了研究生,学习也很无味,也很难深入地学习,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,也很难有所成就。
选择与大学阶段相关的专业
考研选择与大学阶段相关的专业,大学四年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,往往会使专业复习起来更顺利一些,将来进一步的研究通常也会上手更快一些。
选择比较好考的专业
当然这个是因人而异的,如果你的实力很强的话,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。但是如果我们的实力没有那么强,可能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了。大部分同学都属于后者,实力没有那么强,希望选择一门相对好考的专业。究竟什么样的专业好考,这个确定起来特别难,要综合考虑下面几个因素:
1、专业招生人数与历年推荐免试生所占比例
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,考取率较低,一般不应选报。推荐免试生所占比例过高的学校,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,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,一般不应选报。
2、历年复试分数线和录取比例
复试分数线的高低、录取比例的大小意味着竞争力的强弱。考生在选定某些专业时可根据往年的这些实录来定夺专业的取向。尽量选择录取比例较大的专业来报考。
录取比例,简称报录比。如果报录比大于1,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。同理,如果报录比小于1,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。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,因此报录比可能小于1。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,一定是比1大的。
3、专业热度
硕士研究生近年报名的显著特点是院校及专业选择分布不均,所以尽量不要选择太热门的专业,热门专业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。
了解 【研究生考试】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