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百强高中排行榜2023 中学最新排名
时间:2025-07-22 16:38:46
进入一所好高中,那么考上一所好大学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。全国中学排名的发布,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了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,以下便是具体全国百强高中排行榜情况,供各位参考。
2023全国百强高中最新排行榜
在全国百强高中排行榜中,第一名是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,河北衡水中学和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,紧随其后的是长沙市长郡中学和长沙市雅礼中学。具体排名如下:
序号 | 学校名称 |
1 |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|
2 | 河北衡水中学 |
3 |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|
4 | 长沙市长郡中学 |
5 | 长沙市雅礼中学 |
6 | 上海中学 |
7 | 成都市第七中学 |
8 |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|
9 | 宁波市镇海中学 |
10 |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11 |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12 | 郑州外国语学校 |
13 | 武汉市第二中学 |
14 |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|
15 |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16 | 杭州第二中学偶 |
17 | 四川省绵阳中学 |
18 | 郑州市第一中学 |
19 | 合肥市第一中学 |
20 | 北京市第四中学 |
21 | 东北育才中学 |
22 | 杭州学军中学 |
23 | 深圳中学 |
24 |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|
25 | 山东省实验中学 |
26 |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|
27 | 南京外国语学校 |
28 | 温州乐成寄宿中学 |
29 |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|
30 |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|
31 |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|
32 | 辽宁省实验中学 |
33 | 青岛第二中学 |
34 | 本溪市高级中学 |
35 | 合肥一六八中学 |
36 |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|
37 | 贵阳市第一中学 |
38 | 天津市南开中学 |
39 |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 |
40 |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41 | 成都外国语学校 |
42 | 重庆市南开中学 |
43 | 临川第一中学 |
44 | 重庆市巴蜀中学 |
45 |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|
46 | 天津市耀华中学 |
47 | 武汉外国语学校 |
48 | 长沙市第一中学 |
49 | 天津市第一中学 |
50 | 天津市新华中学 |
51 |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|
52 | 天津市实验中学 |
53 | 温州中学 |
54 | 福州第一中学 |
55 |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56 | 杭州外国语学校 |
57 | 厦门双十中学 |
58 |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59 | 厦门第一中学 |
60 |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|
61 | 南京金陵中学 |
62 |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63 |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|
64 |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|
65 |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|
66 | 泉州市第五中学 |
67 | 山西省实验中学 |
68 | 西安市铁一中学 |
69 | 六安第一中学 |
70 |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|
71 | 宁波慈溪中学 |
72 |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73 | 海南中学 |
74 | 襄阳市第五中学 |
75 | 临川第二中学 |
76 |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|
77 | 重庆市第八中学 |
78 | 衡水市第二中学 |
79 |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|
80 | 太原市第五中学 |
81 | 重庆市第一中学 |
82 | 厦门外国语学校 |
83 |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|
84 | 南宁市第三中学 |
85 | 河北正定中学 |
86 | 长沙市明德中学 |
87 | 江苏省苏州中学 |
88 |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|
89 |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|
90 | 绍兴诸暨中学 |
91 | 中山纪念中学 |
92 |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|
93 |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|
94 |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|
95 | 汕头潮阳实验学校 |
96 | 河南省实验中学 |
97 | 江苏省扬州中学 |
98 | 银川市第一中学 |
99 | 滕州市第一中学 |
100 |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|
注:以上排名信息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。
怎么选择适合的高中
首先,从教育规律来看,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求学、成才道路的不同,盲目的赶超势必会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,家长们过于盲目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,破坏规律办事,其后果可想而知。
其次,从学校的等级来看,重点高中的教育是精英教育,而普通高中则是大众化的全民普及教育,培养的是普通的实用型人才。在重点高中寄读的普通高中在籍学生,在高考中名落孙山者居多,而同等水平的学生在普通高中学习三年后则百分百地金榜题名。如此强烈的反差,不能不引起家长们深深的思索。
最后,从社会的角度看,就业压力的增大,生存的危机迫使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,但随之而来的大量学生盯住重点校不放,挤破头皮不惜重金也要进重点中学的现象却有些偏失。因此,与孩子共商共谋,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高中,这才是最英明、最理智的选择,选择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了解 【中考】更多资讯